最近几天,一次监管要求银行月度新增贷款超越去年同期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说,银行已经接受了窗口指导,一些银行甚至接受了面对面的采访,要求每月的新贷款超过去年同期 ,许多银行对此更是直言不讳。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贷款援助平台了解到,这是真的。目前,银行正计划与平台加强网上贷款合作,越来越多的银行表示愿意与平台合作,专注于小微业务,未来资金将更加充裕。
银行贷款需求强劲
监管要求银行月度新增贷款超过去年同期
对此消息,6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对十多家银行机构进行了采访核实,大多数机构对此保密。
不过,从最近一些银行的公开声明和银行信贷中介的行动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例如,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在今年的信贷发放中,人民币贷款总额的初步安排高于2021年,并根据央行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在结构上,一是支持包容性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信贷、制造业、专业化、农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信贷增长;二是坚持零售转型导向,保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稳定,促进个人发放消费贷款、信用卡发展贷款等。
此外,最近几天,一家银行的信贷中介发布了许多营销信息,这也引起了北京商报记者的注意。它说,一个地方银行贷款产品全年升级,无担保,无担保,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最高申请额度100万元,6月提款年利率4.86%;此外,一些银行出台了惠及企业的政策,为企业主提取金额和降低利率,甚至可以在前六期还款中获得70%的折扣。不难看出,许多区域性中小银行都在关注信贷供应,纷纷开始降价模式谋求增长。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中小企业,尤其是餐饮、旅游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增加信贷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为例,提出银行机构要及时满足因疫情暂时遇难行业企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努力实现住宿、餐饮等行业信贷余额持续稳定增长。
监管要求银行每月新增贷款超过去年同期,主要希望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关爱。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道。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世强也认为,监管鼓励银行增加月度贷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补充企业现金流,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此外,他们希望通过提供信贷资金刺激企业扩大生产,稳定经济增长。目前,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积极参与并履行贷款责任,包括个人购买房贷以及消费贷款、房地产企业融资、中小企业经营贷款等。
头部助贷平台迎机
尽管大多数银行对这一监管要求保持沉默,但北京商报记者仍从与银行合作的多家贷款援助机构处确认了这一消息。
一个平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些银行确实收到了这一要求,一些公司的业务人员表示,他们显然觉得银行的贷款需求比以前更强烈。过去,我们都是乙方,很难与银行合作,但最近我们显然没有感到那么困难。毕竟,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线下增长压力。现在,通过网上合作,贷款余额可能更有利于实现新增长,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我真的听说过。一家贷款公司的高管告诉《北京商报》,数据也可以显示,根据该公司最新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本期匹配贷款总额为152.5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40亿元.5%。从增长幅度来看,可以发现银行助贷层面的需求正在增加。
另一家贷款机构也向《北京商报》透露,目前,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是小额贷款微信贷从平台的各种资产中推动借款在数量上,小额贷款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我们也在不断加速风险控制模型的迭代,寻找更多高质量的资产,越来越多的银行表示愿意与我们在小微企业合作,未来资金将更加丰富。
这次的窗口指导,可能是针对一些信贷增长不佳的银行。 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白城指出,在疫情影响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支持实体经济复苏、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成本的风险,另一方面面临着企业还款能力下降、坏账上升的风险。因此,目前银行在探索客户贷款需求和控制信贷风险方面面临挑战,传统方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在此背景下,银行需要挖掘和发展用户需求,提高信用效率,防范和控制坏账风险。
不过,尽管银行新增贷款压力加大,但对合作贷款平台的要求并未降低。
正如一家贷款公司的业务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的那样,我们可以感觉到银行的合作需求比以前更强,但在实际要求和合作标准方面并没有放松,如公司的知名度和声誉、公司的合规性和实力、公司的业务能力、风险水平、科技能力、产品等,评估合作伙伴的维度仍然很多。
在苏晓瑞看来,银行每月新增贷款压力的上升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贷款行业的发展。然而,经过前期的严格整顿,贷款援助行业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即使银行的压力增加,他们通常也倾向于选择领先的贷款援助平台进行合作。
明确合作权责和边界
如何在寻求增长的同时保持风险,无论是银行还是贷款平台,都将是一个重大考验。
银行既需要又需要,风险表现更好,规模更有保障。正如上述贷款援助公司的高管所说,与其公司合作的银行主要是城商行在与互联网银行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银行对平台的要求仍然非常严格。因此,合作伙伴和平台都保持谨慎态度,遵循国家政策,确保资产质量和健康发展是首要任务。
在苏小瑞看来,对于银行来说,虽然监管机构提出了放松不良容忍度等相关指标,但如何判断这些中小企业是否具有经营可持续性,是否会出现混水摸鱼,仍有待衡量;此外,在后续行动中,与贷款相关的合规问题仍然是重点。她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模式,都需要明确双方的合作权利、责任和界限,做好个人信息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此外,我们还应坚持中小银行的地方服务属性,在跨区域展览等红线上保持谨慎。
于白城还表示,一些贷款援助机构在网上业务、长尾小微客户服务、科技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补充银行业务。当然,在银行与贷款援助机构的合作中,我们应该以合规为前提,不应该因为增加合作而产生新的风险。例如,银行应建立全行统一的合作机构准入机制,明确与贷款援助机构合作的责任分担,加强营销规范化。
王认为,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短期资金需求增加,带动了消费金融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发展,这可能是一些贷款机构业绩同比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对于银行来说,未来应该与第三方智能风险控制企业合作,努力建立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获取客户的能力,减少对贷款援助和流量巨头的依赖。只有这样,贷款客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有客户,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